文章来源:科学大院
“现在是北京时间X点整”。
这大概是我们听到最多“北京时间”一词的一句话了吧!
大家都知道它是我们的标准时间,但它到底是从哪儿来的呢?
在确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几件基本大事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会议上,总共确定了四项决议,这四项决议都是极其重要的。其中第二项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纪年采用公历”。
这一项决议有这么重要吗?居然能排在第二?
这必须重要啊!而且重要的超乎你的想象。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会议决议草案在旧中国,尤其是民国以前,中国是以自己为核心的。天朝大国以自己为世界的中心,计时方式必然也是以自己为中心的,所以每个皇帝登基以后必做的一件事就是更改年号,确定新的计时方式。这是皇帝维护皇权的一个重要手段,也是皇帝给臣民安排生活的依据。
而确定公历纪年,则是新中国在东方站起来的一个标志,是新中国进入世界新秩序的一个象征。
纪年确定了年月日这样的大尺度,而时分秒这样的小尺度,这就要靠北京时间来确定了。
从清光绪28年(公元1902年)起,我国就开始实行标准时制度,中国海关曾制定东海沿岸的海岸时,这个海岸时就是以东经120度的时刻为标准的。民国28年(1939年)3月9日中华民国内政部召集标准时间会议,位于北京的中央观象台将全国分为五个时区的做法得到会议的认可,当时中央观象台划分的五个时区分别为:
昆仑时区 GMT+5.5
(新疆西部与部分西藏)
新藏时区 GMT+6
(新疆及西藏)
陇蜀时区 GMT+7
(中国中部)
中原标准时区 GMT+8
(中国海岸)
长白时区 GMT+8.5
(中国东北)
1939年中国主要区域时区划分简化版示意图(PS:南海诸岛自古以来是中国固有领土,中国对南海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这明确了我国时区的名称和范围,并规定,“全国各地标准时间的授时事项由中央研究院负责办理,报时事项由内政部委托中央广播事业管理处负责办理。前项报时与授时应有与之联系的办法,由中央研究院与中央广播事业管理处会订,并送内政部备查。”,这就是中国近代的标准时间和授时制度的规定。
北平(编者注:1949年9月,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通过了将北平改名北京的决议,详见下文)属于世界标准时区的东八区,即中原标准时区。1949年1月31号,北平和平解放,“中原标准时”的称谓也不合时宜了,况且旧政府退台后还继续用该称谓进行报时,新中国报时需要一个色彩鲜明、通俗上口的新名称,这就为“北京时间”的出世铺平了道路。
1949年9月27日,政协会议通过的第一项决议就是“定都北平,改北平为北京”,就在这一天,北平新华广播电台改为北京新华广播电台,次日即9月28日,北京市人民政府遵照政协决议精神,通知所属各机关,将其名称印信牌匾的“北平”改为“北京”。
因北平新华广播电台隶属中央,所以其上级主管部门中央广播事业管理处将其改名的同时,一并将广播报时信号冠以“北京”称谓,即“北京时间”。
同样,各地方广播电台很快将自己的节目时间改为中央台所用的北京时间,以表示和中央一致。1950年初,在建国后短短几个月内,全国各地除新疆、西藏外均采用北京时间为统一的时间标准。
目前来看,我国统一使用北京时间作为全国标准时间,给日常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在国内活动省去了频繁的对表调时的麻烦,有利于国内各地区的合作与交流。
随着新中国在科技、经济等方面的发展,北京时间已经不单单是广播电台的呼号,而是一个系统,这个系统不但有年月日时分秒的规定,也有靠现代化的长短波授时系统来实现的秒以下的规定。
长短波授时系统是个啥?它是如何工作的?且听下回分解~ 作者:赵晓辉(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