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杭州市政府为何抽调干部进驻阿里、吉祥等民企?)
本文转自《北京青年报》旗下微信公号“政知见”
党中央、国务院现已提及屡次展开实体经济、制作业的重要性。
两天前,杭州市发布“新制作业方案”。政知见(微信ID:bqzhengzhiju)注意到,这项方案创始了一项新行动——抽调干部进驻企业。浙江媒体宣布,杭州市政府将抽调100名机关干部,进驻阿里巴巴、吉祥控股、娃哈哈等第一批100家重点企业担任政府业务代表。
值得说到的是,浙江新闻客户端今日(22日)就此宣布谈论,回应了外界针对此举的种种争议。
派驻干部进民企做啥?
浙江媒体点评称,数字经济已成为引领杭州经济展开的“头号引擎”,而制作业的落后则是限制展开的“最大短板”。
这样的布景下,杭州9月20日举行全面施行“新制作业”动员大会。会上泄漏,为了营建气氛提振企业决心,杭州将树立市委市政府制作业展开专题例会准则,在用地、金融、人才、用能等方面给予制作企业方针与资金支撑。
浙江在线刊文宣布,百家企业派驻政府业务代表的建立,则是“新制作业方案”中的一个立异行动。杭州市政府将抽调100名机关干部,进驻阿里巴巴、吉祥控股、娃哈哈等第一批100家重点企业作为政府业务代表,服务重点企业,为企业和谐处理各类政府业务、展开信息沟通交流、方针回答和项目落地推动等供给全方位的保证。
充沛尊重企业志愿
一石激起千层浪,杭州出台的这一立异行动,引发了一些忧虑和争议。
浙江新闻客户端今日(22日)刊发谈论坦言,有旁观者忧虑政府的手伸得太长,简单干与企业的运营,乃至代替企业家处理企业,反而起到副作用。
文章指出,杭州市委作业厅、市政府作业厅下发相关告诉明晰,派驻政府业务代表相关做法的条件是“在充沛尊重企业志愿的基础上”。派驻代表由市委组织部、市经信局统一处理,派驻时刻为一年。
文章说到,杭州派驻“政府业务代表”,从功能定位上,条条事关企业展开中遇到的难题,但并没有一项触及企业的决议方案,表现了不干涉、只排忧,不打扰、只解难的明晰亲清联系。杭州是全公营商环境口碑载道的样板地,此次重磅推出“新制作方案”的一起,配套推出政府立异服务,明显不是把有形之手伸得太长,而是把“店小二”的服务之手深化企业。
此前的“成绩单”
尽管此举在网上引发高度重视并有不同的猜想和解读,但事实上,相似的做法各地政府此前也多有测验。 河南省政府网站转载文章显现,作为派驻企业的“服务管家”,本年9月5日,鹤壁市发改委副主任付宁处理完手头的公事就当即赶往鹤壁宝发动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民营企业)作业,他和谐推动的技改项目又有了新进展。 “遴派优异干部到企业担任服务管家,是鹤壁市优化营商环境的硬招实招。 ” 文章泄漏,像付宁相同,鹤壁市现在还有161名向企业派驻的“服务管家”深化企业展开作业。 到现在,“服务管家”共帮忙企业排忧解难,和谐处理资金、用电、环保、用工、手续处理等问题449个,其间已处理问题358个,91个正在和谐推动,一起,还帮忙企业处理用工8979人,融资21亿元。 “在服务管家的活跃帮忙下,企业手续批阅愈加高效,政商联系愈加和谐。 ” 除了“单向”派驻,一些当地还曾施行机关、企业互派干部挂职锻炼。 上一年推行机构改革后,广东省钦州市应急处理局立异干部运用机制,采纳“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来处理专业技术人员相对缺少的问题。 所谓“走出去”便是遴派中层干部到企业兼岗挂职,“请进来”便是参议企业遴派中层干部或许专业技术骨干到该局脱岗挂职。 从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一年的时刻里,中国石油广西石化公司等企业先后派出8名中层干部或许专业技术骨干到该局脱岗挂职; 该局则派出6名中层干部到中国石油广西石化公司等6家重点企业兼岗挂职。 钦州市的这一做法后来取得全国推行。
谁给进驻民企的“特派员”发薪酬?
从时刻上看,相似做法也并非近些年才开端施行。
依据贵州日报报导,为营建杰出的出资和创业环境,龙里县从2013年起发动施行“企业特派员”准则,在全县副科级以上干部、县科级后备干部及优异年轻干部中选拔“企业特派员”进驻企业,帮忙企业全程代理各种批阅服务事项。贵州省长谌贻琴曾对龙里县“企业特派员”做法给予充沛肯定。
依据报导,该县“特派员”派驻时刻为1年,派驻期间与原单位作业脱钩,但薪酬由政府付出,不添加企业的任何担负。政知见(微信ID:bqzhengzhiju)注意到,贵州日报报导中所罗列事例中,“特派员”进驻的企业相同为民企。
更早一些相似事例也不少。
渭南日报2011年报导显现,陕西省白水县第一批从县直19个处理部门选择了20名科级干部,依据企业需求和干部功能专长,派驻到20家重点企业、项目。
报导泄漏,白水县规则但凡特派员帮忙企业和谐处理问题时,只需出示特派员作业证,相关功能部门有必要全力支撑合作。一起,特派员也要承受监督和查核,有必要做到“五禁绝”:
禁绝干预企业正常的运营活动和人事安排;
禁绝干预企业的工程承揽;
禁绝向企业推销产品或购买产品;
禁绝吃、拿、卡、要、报;
禁绝在企业报销任何费用。
本文来历:北京青年报 责任编辑:王凤枝_NT2541